陶龛书院
新农村湘中文化艺术创作交流中心·湘中民俗生态园
正文

湘中民俗生态园——坚守“民族文化的根”(图)

发表时间:2019-11-02 19:21



7427ea210a411419314b23.jpg著名书法家刘广文向民俗生态园捐赠170幅书法作品


  著名书法家刘广文向民俗生态园捐赠170幅书法作品


  走进湘中民俗生态园,你会不经意间为这里的“收藏”所惊叹:近万册老旧图书、近千个各种毛泽东像章、100方古砚、100件旧式农具、数百幅来自社会各界人士捐赠的书画作品......虽然这些东西,大多并不值钱,却是湘中民俗生态园创办人65岁的湘中农民黄良生30多年的心血。


  一位花甲农民,为何愿意拿出自己的毕生积蓄,去创办一个并不盈利的民俗生态园?一位已退休的老村支书,何来如此旺盛的精力去参与和组织各种文化活动?面对一些人的质疑和询问,这位身材瘦小、头发斑白的老党员笑着回答:“我已经老了,所行所为,不求名利,只求问心无愧!而创办湘中民俗生态园,只是希望能够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一些对家乡和周边群众有益的事情。”


  挽救民俗文化老支书在行动


  湘中民俗生态园,又名“新农村湘中文化艺术创作交流中心”,坐落在美丽的孙水河畔,由万宝镇清江村65岁的老支书黄良生创办。


  “随着城镇化加速发展,传统的民间文化和农耕文化却逐渐消失,这些千百年来老祖宗遗留的文化遗产就这样断了传承,很不应该。”于是,黄良生开始了他的“捡破烂生涯”。


  农民朋友丢弃不要的旧式脚踏水车、稍微用点劲就会散架的纺纱机、破旧的砚台、民国年代的书信文札、文革时期的毛泽东像章......从80年代初到今天,黄良生坚持了30多年,一点一滴的收藏着他心中的“宝贝”。


  2004年12月,黄良生在新化县水车镇一村民家门口发现了一台荒废的“谷磨子”,这是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用来剥离谷壳的一种工具,现在已难得一见。黄良生如获至宝,掏出身上仅有的200元钱毫不犹豫地买下。当时正值冬天,天气严寒,山风凛冽,当他在新化的朋友开车赶到时,在村口等待了4个多小时的他,已是嘴唇乌紫,四肢麻木。


  “民俗文化是我们的根,将来会有那么一天,当我们的子孙后代想了解前人的生活时,可以到民俗生态园来走一走,看一看。”2004年,黄良生拿出自己毕生的积蓄兴建湘中民俗生态园。为了节约工钱,他和青壮工人一起抬石头、搬水泥。一天中午,工人们都在休息,他一个人去搬石头,不小心将腿砸伤,在床上躺了一个星期不能动弹。还有一次因心肌梗塞,他突然在工地上晕倒,幸亏送医院抢救及时才脱离生命危险。然而他稍好一点,又坚持到工地帮忙。“能做一点就做一点,好比愚公移山,总会做好的。”


7427ea210a411419314b24.jpg黄良生教授孩子们写毛笔字




  黄良生的事迹感动了不少人,很多湘中的老艺术家、退休教师和农民听说黄良生创办湘中生态园,都自愿捐献家里不要的旧式农具、书籍等。如今,湘中民俗生态园已经收藏了100多件旧式农具、100多方古砚台和各类图书近万册。为了丰富新农村文化内容,还兴建了百名中国书协会员新农村文化碑廊,成为湘中地区远近闻名的新农村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举办书画艺术展览引来艺术名家支援


  湘中自古以来文风鼎盛,是湘楚文化的中流砥柱。自2008年湘中民俗生态园开园以来,吸引了不少国内、省内书画艺术大家前来采风、创作艺术作品。


  刘广文,现任湖南省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会员,国内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隶书展的书法家第一人,湖南省德艺双馨书法家。2012年,出于对湘中农村文化建设的关爱,刘广文将自己创作的170幅书法作品全部捐赠给湘中民俗生态园。而湘中民俗生态园特地参照这些作品,打造出一条党建、道德、安全文化长廊。


  曾景祥,原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会员,曾获评“当代中国30位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花鸟画家”。2010年,他会同20位中国美协会员,每人向湘中民俗生态园捐赠一幅红色主题的画作。“一方面是为了弘扬红色文化,另一方面也是被老支书黄良生的执着所感动,希望为民间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尽一份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湘中民俗生态园举办的系列文化活动,正是对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践行。”2012年,娄底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伍美华在参加湘中民俗生态园举办的书画活动时介绍说:“我们将十分珍惜这份艺术成果,将湘中民俗生态园打造成娄底市新农村建设的一张文化名片。”


  成立农民书法家协会筹建民间安全文化馆


  2005年至今,湘中民俗生态园成功举办各类大型笔会、书画展80余次,前来创作的知名书画家达400余人。


  2009年,湖南省女子书法家协会主席吴萍、娄底市书法研究会会长魏华政等39名书法家在湘中民俗生态园创作,吸引了附近上千名农民朋友围观。见到这么多农民兄弟对书法感兴趣,2010年,黄良生与朋友一起成立了娄星区农民书法家协会,并撰写了一篇名为《让书法艺术在湘中星火传承》的倡议书。协会成立至今,吸收会员近300人。还建立了农民书法家协会党支部,发展新党员3人。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是建设新农村必不可少的内容,有文化了,人才有精神追求,才会主动要求进步。”75岁的魏华政对民俗生态园赞誉有加:“在农村,有这样高境界的人来保护文化、宣传文化,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2011年初,黄良生在《中国安全生产报》上看到原湖南省安监局局长刘尧臣写的《关于3000个生命的沉重思考》一文,想起近年来村里各种交通、消防、建筑事故不断,外出务工人员在工作中致伤致残,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比如,建一个民间安全文化馆,里面有安全警示标语、安全书籍等,可以组织村民学习安全知识;可以邀请安监、消防、交通等部门的人员前来授课;可以播放安全视频,让村民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


  有了想法就立刻行动,这位花甲老人在执行力上一点都不输给年轻人。2011年5月,黄良生着手将自家的民俗文化博物馆进行物品归类,清理出近100平方米的房间作为安全文化馆,里面陈列了一些安全书籍、刊物,每月定期组织村民学习安全知识,并邀请安监专家为村民讲安全课。


  送安全春联下乡痴迷安全文化宣传


  “光有一个安全文化馆不够,要把安全氛围搞得更浓厚一些就更好了。”黄良生觉得自己与安全生产有缘,也真心喜欢上这份造福、积德的事业。


  2012年春节,黄良生筹备娄星区农民书法家协会新年笔会。他想,如果让大家写一些跟安全生产相关的对联,然后免费赠送给村民,这样既能练笔,又能宣传安全文化。他的想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于是,清江村2012年的春节多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每家每户都张贴了一幅安全春联。


  2013年,黄良生的妻子60岁生日,黄良生和妻子商量,干脆把买香烟、糖果的钱省下来,编印一本《湘中安全常识读本》送给亲友做回礼。“别人家都是送香烟、糖果,我们送书会不会太奇怪?再说,一本书值几个钱?亲友们会不会说闲话?”“香烟、糖果只能享用一时,书就不一样了,书里的安全常识让人受用一生,甚至有可能救人一命。”善良淳朴的邓冬香经不住丈夫的软磨硬泡,终于答应了。至今,湘中民俗生态园已为周边村民赠送了4000多本《湘中安全常识读本》。


  “把安全文化在湘中民间做成一种民风民俗,让广大村民对安全文化做到耳濡目染,对安全技能耳熟能详。”黄良生在他的《安全文化倡议书》中写道。


  2013年,湘中民俗生态园携手《中国安全生产报》湖南记者站、娄底市书法研究会等单位两次组织“送安全春联下乡”活动,邀请书法名家为村民写福字、赠春联,还现场组织抽奖活动,共送出安全春联480多幅,受到周边村民欢迎。并组织外出务工人员召开安全文化座谈会,在春节期间走上街头宣讲安全知识等。


  “村里的安全氛围越来越浓厚了,咱家学安全可不能落后。”2013年大年初三,黄良生在安全文化馆开起了特别的“家长会”。“父亲真心喜欢这项积德行善的事业,我们除了无条件地支持他,也应该时刻关注安全,一起维护幸福平安的大家庭。”黄良生的儿子黄庆丰说。


  以弘扬乡村文化为己任帮扶大学生和农民工创业


  “文化乡村,大美湘中。”黄良生介绍:“农民富裕了,农村的物质生活变好了,但农村的文化氛围却越来越淡薄。现在的农村,美好的东西太少了,传统、耕读文化逐渐消失,很多陋习让人不吐不快,绝不能让农村成为文化的沙漠。”


  2013年,黄良生撰写了一篇《天地重孝孝当先》的孝文化倡议书,里面这样写道:我中华乃孝义之邦,但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的物质欲望越来越膨胀,越来越心气浮躁,人的价值观念也越来越混乱,社会道德水准出现滑坡。不少年轻人,根本不知孝为何物,对父母只知一味索取。父母老了,不予亲近,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尤其在农村地区,一些年轻人不事生产,整日沉溺于地下六合彩、赌博之中,从而导致农田荒芜,父母无人赡养。还有一些年轻人,从不知“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长年奔波在外,把小孩和老人都丢在家中留守,真个是“子有父如无父,父有子如无子”。”


  “为此,我感到痛彻心扉!”黄良生用一颗赤诚之心大声疾呼:“孝不分老少、富贵贫贱,是人人可行可做的。愿我们能牢记这些话。及时把握行孝的机会,切莫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恸,至此追悔已迟。”


  谢鹏程,娄底双峰人,2009年于海南琼州学院毕业后在深圳某银行上班;黄奇昂,娄底万宝人,2012年于湖南工学院毕业后在广州从事软件开发。2012年,两人放弃高薪工作相约返乡创业,在娄星区百亩乡租用了两栋农民的旧房子及30多亩荒山垦田搞养殖(种植),却因为缺乏经验和市场销路,亏损10多万元。曾量,娄底娄星区人,22岁;刘志,娄底娄星区人,27岁;两人均中学毕业后外出打工,分别做过小工、仓管、厨师、出租车司机、销售等工作。2012年,两人相约返乡创业,却遭遇缺乏资金和专业技术的尴尬。


  了解到这几位年轻人的实际困难后,黄良生与一些企业家朋友协商,联合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一家农业综合开发公司一起推出“年轻大学生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帮扶计划”,希望通过提供专业知识咨询、创业资金和农业新技术,将传统的果蔬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生态农庄旅游、文化活动有机结合,创新湘中新农村农业和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模式,培育湘中现代农业和农村文化高端品牌,成就年轻大学生和农民返乡创业梦想,并探寻出一条帮助周边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道路。


  “我是种田出身的,每年要想获得好收成,除了天气,还需要勤翻耕、勤施肥。”黄良生朴实地话语发人深省:“我始终坚信乡村是一块文化沃土,只因为我们疏懒了,才让这块土地荒芜了,长了杂草。但是,只要大家一起尽心用力,将文化活动化作雨露,勤动手,勤用脑,就一定能让这片土地恢复原有的丰彩。我已经老了,只能在这片土地上洒下一颗文化的种子,能否成功发芽、生根、开花和结果,就拜托大家了!”



  时间:2013-12-1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