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龛书院
新农村湘中文化艺术创作交流中心·湘中民俗生态园
正文

娄底新闻网 |娄底:老农创办民俗生态园 让人重拾失落的“记忆”

发表时间:2015-11-14 13:36


陶龛书院 2016-01-21


1(1).jpg娄底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伍美华,副市长鄢福初等参加刘广文书法作品捐赠仪式


2(1).jpg黄良生(左)向书法家刘广文(右)颁发收藏证书 吴永华/摄


红网娄底站11月14日讯 (分站记者 李响炮)对于63岁的老支书黄良生来说,11月12日,又是一个大喜日子,这一天中国书法家协会产业发展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广文,著名花鸟画家、湖南科技大学原艺术学院院长曾景祥教授等国内书画艺术名家联袂捐赠近200幅书画作品,以“支援”他一手创办的湘中民俗生态园。


毕生积蓄创办生态园 只为民俗文化不断“根”


湘中民俗生态园,又名“新农村湘中文化艺术创作交流中心”,坐落在美丽的孙水河畔,由娄星区万宝镇清江村63岁的老支书黄良生创办。

“随着城镇化加速发展,我国的民间文化和农耕文化却逐渐消失,这些千百年来老祖宗遗留的文化遗产就这样断了传承,很不应该。”于是,黄良生开始了他的“捡破烂生涯”。

农民朋友丢弃不要的旧式脚踏水车、稍微用点劲就会散架的纺纱机、破旧的砚台、民国年代的书信文札、文革时期的毛泽东像章……从80年代初到今天,黄良生坚持了30年,一点一滴收藏着他心中的“宝贝”。

2004年12月,黄良生在新化县水车镇一村民家门口发现了一台荒废的“谷磨子”,这是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用来剥离谷壳的一种工具,现在已难得一见。黄良生如获至宝,掏出身上仅有的200元钱毫不犹豫地买下。当时正值冬天,天气严寒,山风凛冽,当他在新化的朋友开车赶到时,在村口等待了4个多小时的他,已是嘴唇乌紫,四肢麻木。

“民俗文化是我们的根,将来会有那么一天,当我们的子孙后代想了解前人的生活时,可以到民俗生态园来走一走,看一看。”2005年,黄良生拿出自己毕生的积蓄兴建湘中民俗生态园。为了节约工钱,他和青壮工人一起抬石头、搬水泥。

黄良生的事迹感动了不少人,很多湘中的老艺术家、退休教师和农民听说黄良生创办湘中生态园,都自愿捐献家里不要的旧式农具、书籍等。如今,湘中民俗生态园已经收藏了100多件旧式农具、100多方古砚台和各类图书1万多册。为了丰富新农村文化内容,还兴建了百名中国书协会员新农村文化碑廊,成为湘中地区远近闻名的新农村文化中心。


3(1).jpg伍美华(左)、著名画家曾景祥(右)共同为“湘中崇厚堂”揭牌


4(1).jpg

黄良生创办的湘中民俗生态园吸引不少游人和村民前来观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