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娄底农村安全文化体验中心获省市领导“点赞”发表时间:2016-01-21 15:26 陶龛书院 2016-01-21 湖南省娄底市农村安全文化体验中心获省市领导“点赞”: “你是有心人,我们感谢你!”
“搞传统文化与农村安全文化,你是有心人,是真正有文化、有想法的人。你做了这么多努力,我们感谢你!”3月11日,湖南省娄底市万宝镇清江村湘中民俗生态园内,省政协原副主席、省文联主席谭仲池握着黄良生的手表示感谢。 谭仲池此行目的是考察省级文艺惠民服务基地。自2005年创办湘中民俗生态园以来,黄良生不仅牵头组织成立了该省第一个农民书法家协会,使会员人数发展到350多人,而且在增强农民安全意识,把安全文化和传统文化结合运用上不断创新、有所作为,使之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村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品牌。今年2月,湖南省将湘中民俗生态园列为该省第三批文艺惠民服务基地。 “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安全文化书屋,竟然有这么多书可看,很多我都没见过。”陪同考察的娄底市委书记龚武生随手翻开一本,对同行的市政协主席姚兵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伍美华说。 “你第一次来,没见过不稀奇,我已经来了多次,每次来都添了新书。”伍美华一边回答,一边介绍,“去年12月,这里已经是全国首个农村安全文化体验中心,农民不仅能看书,还能学到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 2009年,黄良生着手建立安全文化馆,收集了安全警示标语、安全书籍、事故警示光碟等安全宣传资料,定期组织村民学习安全知识,并邀请安监、消防、交通等部门的人员为村民上安全课。 黄良生精心筛选了100多条安全生产名言警句、新闻语录,请书法家书写后,部分以碑刻的形式制作成书法碑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评委,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驻会主席兼秘书长陈羲明、著名书法家刘广文捐赠170幅作品给湘中民俗生态园收藏。利用这些作品,他在园内打造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党建、道德、安全文化长廊,深受村民喜爱。 “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常态,一种意识,一种自觉。”姚兵认为,书法碑廊选取的“没有安全就没有饭碗”、“让安全支撑每一个幸福家庭”等话语,寓意深刻,浅显易懂,真正是娄底市安全文化宣传的一道风景。 2010年春节,黄良生发现,书法家写的安全春联,不仅实用,而且好看,于是请来多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场创作并免费赠送给村民。每当过年,附近的磨石村、新柏村、垭古村和涟源市水洞底镇金塘村、红旗村等地村民也闻讯赶来求春联。5年间共送出2800多幅安全春联和平安福字。 2012年,黄良生发起《让安全文化成为一种民风民俗》倡议,并整理了书籍、报纸上的安全知识,自掏腰包编印了《市民安全常识读本》、《湘中安全常识读本》等宣传资料,迄今已经发放了8000多本。 “文艺惠民是春风,但绝不是一阵风。一定要让湘中民俗生态园、湘中田野文化实验区、农村安全文化体验中心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谭仲池说。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他说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还说,要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用。”黄良生深有感触地表示,“他说到了我这个老农民的心坎里,给了我这个独自坚持了30年的农村文化志愿者坚定的信心!” |